北京大学学生郭雯雯从小就对体育、对奥运会和冬奥会有非常大的兴趣。还在小学二年级时,她就一笔一划地记录下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51枚金牌的得主,又剪下报纸上的相关报道,工工整整地粘贴在旁边。这本记录一记就是12年——3届奥运会。www.yb449.app这位对奥林匹克运动充满热情的姑娘,非常希望能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亚博全站app
前不久,郭雯雯终于等到了一个机会,她与来自北京和河北8所高校的120名大学生加入到北京冬奥会奥林匹克信息服务大学生体育记者选拔训练营,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与我国冬奥首金得主、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副主席、北京冬奥组委运动员委员会主席杨扬、国际奥委会和奥林匹克转播服务公司相关负责人以及具有丰富经验的体育新闻报道前辈学习交流,一同走近体育新闻、走近北京冬奥。“我期待在北京冬奥会时在世界媒体面前展示中国青年人的风采。”郭雯雯说。
青年为冬奥报道注入活力
北京冬奥组委媒体运行部部长徐济成介绍说,青年记者训练营是由国际奥委会在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发起的旨在培养一批具有奥运情怀、志在投身奥林匹克事业的青年记者项目,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广泛关注,并获得巨大成功。这次由北京冬奥组委与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转播服务公司合作,首次将青年记者训练营项目引入冬奥会,旨在进一步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扩大北京冬奥会的影响力,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以及中国体育新闻事业留下重要的人才遗产。
“青年代表着一种活力,用有活力的报道方式,再加上有活力的青年人的关注,奥运会才能不断往前发展。中国需要这样一批能讲好中国故事的年轻人,这样一群年轻人有志于中国体育新闻报道,会使得中国体育新闻更加国际化、专业化、标准化。”徐济成说。
培训期间,学生们现场聆听了杨扬对体育报道的理解和感悟,还对她进行了采访。
杨扬说:“媒体是奥林匹克传播的重要途径,媒体记者对奥林匹克的认知至关重要。和大学生们讲奥运赛场内外的故事,分享作为运动员与媒体相处的感受——其实最重要的还是信任。”
媒体“大咖”面授报道心得
在选拔训练营培训期间,大学生们与人民日报、新华社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资深媒体“大咖”学习交流,老师们围绕奥林匹克的历史、中国奥运参赛史、中国冰雪运动、体育报道要义、奥运报道的“生存技巧”及“采访技巧”、英文体育消息写作、如何对运动员进行采访、奥运视频报道的仪式感、奥林匹克信息服务采集以及如何守望正确的体育价值观等话题进行了精彩的授课。
此外,大学生们还与国际奥委会媒体运行部总监露西娅·蒙塔纳雷拉和奥林匹克信息服务运行与规划经理迪·马克瓦克进行了视频连线。学生们流利的英语口语和问题的专业性让两位老师印象深刻。蒙塔纳雷拉专门在“国际奥委会青年记者”社交媒体官方账号推送了本周的训练营。她对参与训练营的学生赞许有加,“我认为这是过去一周最令我感到开心的事情。我非常高兴看到学生们在此次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参与度以及积极的态度。我必须告诉你们,我从来没有遇到过像你们一样准备充分、充满兴趣、全心投入的学生。所以,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我非常期待你们中的一些人加入奥林匹克信息服务团队。”
马克瓦克说:“学生们的语言水平和语言应用能力真的很让我佩服。每个人都能极其自如地运用英语,这真的非常了不起。我同样对他们对一些话题的理解印象深刻,因为他们提出的话题有的不仅是奥林匹克信息服务记者会面对的,也是目前全球很多记者都在面对的重要问题。”
在训练营结束之后,所有参加选拔集训的大学生记者将获得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转播服务公司和北京冬奥组委联合颁发的大学生体育记者选拔训练营结业证书。
训练营学生收获大感触多
训练营期间,同学们非常踊跃地与老师互动交流,收获颇丰。中国人民大学的冯乐妍表示,听完各位老师的介绍后有醍醐灌顶之感。“当多位老师在讲到体育运动如何塑造人格、促进团结与友谊、加强合作和体现作为人最本质的价值观与人性的方面时,我深有感触。多年来,我看体育赛事大多是在看竞争激烈的交锋,从未意识到体育其实是发掘人类最大潜能、追求体能突破、展现人与人之间在赛场上那种相互协作和共同超越的精神。比赛只是这些东西的外壳。这些价值观、人性中闪着光的质地,是作为人的伟大之处,是作为信息服务者需要挖掘的点,是需要将它们呈现给大众的。”
外交学院的李昊鹏表示,通过5天的培训,自己学习到了新闻采访与报道的基础知识,结识了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小伙伴,了解了冬奥背后各种各样的故事,更感受到了体育记者身上散发出来的浓厚的人文情怀。
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李雨洁也感触良多,“培训期间我参观了冬奥组委所在的首钢园区,听到了许多生动的采访故事,对冬奥会的理解不再只是抽象的文字,而是亚博yaboapp下载变成了一幅幅画面、一段段真情”。
北京体育大学的张嘉祺说:“很荣幸能和众多拥有丰富奥运报道经历的优秀记者们面对面交流,让我的采访、写作等能力有了一定的进步,同时感受到作为奥运历史的见证者和书写者那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河北师范大学的杨亚纳说:“无论输赢都是人生经历。不论是阿赫瓦里的坚持不懈,还是那一根象征友谊的滑雪杖,运动员身上闪耀的人性光辉超越了时空,激励了一代代奥运人将友谊、尊重、卓越、包容和接受融入到了对更高、更快、更强的追求中。这一周的培训既有专业细致的新闻知识,也有让人终身受益的人格熏陶。”
参加本次训练营的120名大学生在培训期间还接受了第二轮测试,将有10名学生在北京冬奥会举办期间直接加入由国际奥委会组建的奥林匹克信息服务运行团队,为北京冬奥会的3000名全球注册记者和1.2万名转播商提供基础信息服务。其余110名同学将以专业志愿者的身份优先获得到北京赛区主媒体中心、张家口赛区山地新闻中心、北京奥运村、延庆奥运村、张家口奥运村、各赛区场馆媒体中心参与媒体运行相关工作的机会。
(原标题:打造能讲好中国故事的年轻人 ——北京冬奥会大学生体育记者选拔训练营侧记)
来源:北京晚报 实习记者 卓然
流程编辑:u006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文章来源:https://news.bjd.com.cn/sport/2020/12/29/39108t164.html
www.yb449.app 亚博全站app 亚博yaboapp下载 亚博全站app www.yb449.app